牛津大學博物館
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
英國 古老卻創新
新聞報討內應加入10分鐘國際訊息
國際文化訊息
可請留學生擔任特約記者
英國公立博物館文藝復興計畫與績效評量機制
Paul Bristow
英國博物館、圖書館與檔案館委員會(MLA)
社區及地方政府資深政策顧問
‧非政府單位的公營機構,向英國政府提供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管相關政策的建議,並主導策略開發
‧分部:MLA在全英國均有分部,但政策建議服務區主要在英格蘭
英國博物館類型
博物館服務供應者及資助者:
1.英國政府
2.地方政府
3.大學
4.慈善機構
5.民間企業
不同類型博物館的績效評量機制不同;主要討論中央及地方政府資助的博物館
政府再造
‧將近十億英鎊的政府經費用於博物館
‧1980年代以來的政府希望公共服務的提供更有效率
‧保守黨政府1979-1997
‧工黨政府1997至今
博物館與重點政策
‧要求博物館使用率更高、影響力更大
‧要求博物館做出貢獻
‧1998以降,政府部門須提出公共服務協定
‧文化、媒體暨體育部(DCMS)掌管博物館事務
國立博物館績效評量機制
‧21座博物館受DCMS直接資助
‧DCMS希望博物館配合PSA(公共服務協定)
‧資助協議規定博物館如何協助DCMS達成策略目標,以及績效評量標準
‧績效指標依據PSA設定
地方政府績效評量機制
‧1997以前:偏好外包,引進正是績效管理法;對博物館影響不大
‧1997以後:博物館績效指標正式納入績效評量機制;作為效率及影響力提升政策的一部分
博物館在地方政府績效評量機制中的定位
‧2001年起,文化服務在地方政府績效評量機制中的地位更重要,2005年出現文化服務評鑑
‧博物館評鑑成為博物館基唯一的指標;博物館國家標準有了正式角色
地區博物館面臨的挑戰
‧CPA(績效評鑑法)確實提升博物館的重要性
‧評量機制仍無法完全反映博物館的貢獻
‧博物館仍不擅於管理其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