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美館《倫敦超當代設計展》 台北 2011

(圖片來源:gtctcc攝於展場)




其實這是第七堂
不過因為第六堂輪到我報告
所以沒記筆記
也沒能認真看前一位同學的精采報告
蠻可惜的


本科系-外科系
態度+熱情
把做設計當工作→把做設計當作在玩
唸書時一班50人
同班同學仍在設計線上的
5根手指算的出來

四方連續圖案
內容分析法
台灣意象生活美學產業發展計畫
德菲法 焦點團體訪談法
發表→多用表格、圖像
呈現彼此關係
做什麼?→怎麼做?
垂直思考法→不轉化
台灣意象主題研究
台灣特有物種研究
台灣獨特識別紋飾
產業現況分析

PEST分析
政治 Politics
經濟 Economy
社會 Social
科技 Technology

西裝+LED?
→清道夫背心+LED
蒐集資料→初步分類→拍攝圖片→進行動植物圖片分類→製作動植物檔案→形式分析

圖案延續
二方連續 四方連續
鈔票使用圖案
海拔2000公尺 櫻花鉤吻鮭
海拔1000公尺 帝雉
海拔500公尺 梅花鹿
絹版印刷
圖多 文字精簡
結論
以前有沒有人用此方法做過?

報告
內容分析法=文獻分析法=資訊分析法
質的分析 量化技巧

特性:
┌客觀性
├系統性
├數量化
└明顯性

優點:
適合已無法接觸之研究對象
適合長期研究

缺點:
研究者偏好造成誤導

研究架構
確定研究主題→研究設計→編碼員信度與效度測試→分析資料→撰寫報告
┌表面效度
└效標效度

應用實例
張婉珣(2006),
好萊塢電影海報類型 內容分析

紮根理論研究法 1967
歸納 對現象分析整理
有高度運用性
歸納與演繹的循環
從資料形成理論
實質理論→形成理論
┌開放性譯碼
├主軸譯碼
└選擇性譯碼
定義現象
資料概念化
選擇性譯碼五步驟
資料收集的理論性飽和


決定設計(評斷)的標準及依據
John Zeisel(1984)設計五特性

Colin Carborn設計六階段
狀況→設計大綱→調查→解答→具體化→測試

Donkoberg設計七階段
接受狀況→分析→定義→發想→選擇→執行→評估

L. Bruce Archer設計三階段
分析→創造→執行

Noble and Russell Bestley設計方法四步驟
定義→擴散→轉換→收斂
定義設計問題
問題重要嗎?
設計對問題的簡化有幫助嗎?

符號學理論運用於平面視覺設計
“形、義”結構之研究─以“標誌設計”為例
三段式設計法
Ernst Cassirer人類文化哲學導引
1949 Claude Shannon & Warren Weaver 傳播數學模式
F, de Saussure索緒爾
┌系譜軸--隱喻、象徵
└毗鄰軸--換喻、類比

Charles Saunders Peirce皮爾斯
羅蘭巴特將 修辭法則 與 符號意義 的傳遞做連結
┌第一層級-設計元素
├第二層級-設計表現
└第三層級-設計意義

語法學(符號具)-語意學(符號義)-語用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tctcc 的頭像
    gtctcc

    我的戰鬥人生

    gtct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