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華山1914 爬滿綠色植物的四連棟(現在的名稱是東二館)
中:展期只有短短9天
下:展出作品之ㄧ
一年又過了
設計師週又來了
有這樣的活動真的是不錯
生活中多了認識設計與接觸設計的機會
不過票價漲為200(現場價200、預購150)
200就接近一張電影票了
該看展覽還是看電影呢?
如果不是為了寫觀展心得的話
可能還是看場《賽德克‧巴萊》比較吸引人
而且沒有學生票......
會場看起來大多都是20~30的年輕人
假如有學生優惠票
也許中學生更能“無痛”親近設計(荷包瘦當然心痛)
這三屆設計師週都在blog中留下紀錄
對照之下也可以看出一些消長
今年主視覺是李根在與翁明正設計的
請了許多年輕設計師
寫下對未來的心願
這些許願組成家庭、金錢、環保等幾個大符號
表現出多數人關心的面向
售票口
別誤會
這是接近17:00我要離開時的畫面
我買票時可是大排長龍
一進展場
就是主題展《點‧心設計邀請展──50禮》
人潮異常洶湧
居然必須排隊觀看
嚇的我倒彈三尺
「50禮」以台南這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出發
邀請設計師來設計一件創新的禮品
很自然的跳過人多的地方
沒耐心是我的一大缺點
這張椅子好像老母親織毛衣的棒針
冬天坐應該很舒服
獸頭也不必非獵真的不可
用布條纏也蠻可愛的
書套兼具書籤功能
這張椅子很像是色彩鮮豔的插畫
過去的展覽都要觀眾請勿越線、請勿拍照、請勿......
這個展特別註明請“務”碰觸
真是太棒了~
看起來就是個一般的警示牌
繞到背面一看
才知另有玄機
以後就不只是個道路上單純的障礙物了
還可以作為行人的座椅
你以為這是一張不能坐的椅子嗎?
其實它可以是櫃子、也可以是桌子
這亮晶晶的躺椅是什麼材質呢?
就是台灣街頭常見的鐵捲門
夏天睡起來應該很涼吧?
這張椅子實在是很妙
乍看造型明明是明式圈椅
再看油亮亮的材質才猛然想起
似曾相識夜市常用的塑膠椅
這實在是太kuso啦~
經典與通俗的衝突
在這張椅子上彷彿找到了和諧之道
解散後長這樣
造型蠻美的
不過中秋剛過
這神似烤肉架的構造
不知會不會讓人有點坐不住(好燙!)
這種灰灰的洞洞鐵椅子
印象中在古老的師大有很多
後來漸漸轉型成塑膠製
同一家台灣製椅廠
現今發展出全部材料皆可回收再利用的椅子
除了造型上的進展之外
對環境也十分友善
一定要給它一個讚!
我很喜歡這系列
一看就覺得非常環保
完全打中我心坎(適合街友打扮)
這種材料應該是具有一定的耐用度
真想試試好不好用
皮夾也有
真是太適合衛生組長了
陳小岳要不要訂一組?
還有鑰匙圈
鑰匙圈下方是袋子折疊後的樣子
從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剪紙
創新設計應用到現代生活中
好看的皮夾
俐落的幾何造型
紙袋
看到這種骨董碗
口水就留下來
還好房子小
暫時把收集癖戒掉
《夜市人生──鶯歌丹青燒計劃》
邀集設計師將傳統庶民內容精緻化
杯緣幾隻鳥兒停駐
柑仔店的招牌
仔細一看才知另有玄機
竹子製成的書架
轉個邊就成了椅子
別有韻味的燈
燒杯燈
準備好要解剖實驗了嗎?
可以改變形狀的軟燈
鮮豔的各色糖果
這系列用食物做的燈具很讚
懷舊零嘴--魷魚絲
讓我眼睛一亮
應該不是肚子餓的關係
保存上不知道會不會有問題
看出來是什麼嗎?
提示:拜拜要用的...
沒錯......就是旺旺仙貝
靈感來了嗎?
珍珠奶茶燈
不太像珍珠
比較像小湯圓
燈如何開關?
這種燈是拿槍射擊即可!
而且關掉的燈罩是歪的
就像被擊中後陣亡一樣
真是太有趣了!
這音樂八成很吵
以前面紙盒上有熊
八成是因為可愛
現在這隻熊則是一種提醒
使用者在抽面紙的時候
是否會因此而節制呢?
放置捲筒衛生紙
中間是樹
排水孔+洗衣板=?
答案是:筆電散熱墊
不過我看了還是很想拿來洗衣服
這刮鬍刀架還蠻幽默的
蝸牛整線器
用來掛茶包
青花瓷安全帽
脆弱易碎與堅固保護之間
對立的兩極端概念造成一種錯亂
這是小baby的圍兜
反映的是父母親望子成龍的心態
有人說是在表現知識份子的幼稚化
講的真好!
附口袋的筆記本
口渴了嗎?
抱歉...這是耳機的包裝
造型奇特的包包
感覺可以當防身武器
這是要讓貴婦買菜用的嗎?
珍珠提把配塑膠袋
混搭的很有個性
加班太晚回家的時候
不論是騎車或行走在路上
有這種會發亮的包安全性提高不少
看起來像是漫畫一樣的平面
其實這是真的能裝東西的包包喔~
肚子餓了嗎?
抱歉...冰櫃裡都不是吃的
台灣夏季颱風淹水機率不小
想知道前面的路是否還能過嗎?
這把傘不但有刻度
隨著不同的水深上面還有警語
像是“情況不妙”之類的
看完展覽在回家的路上
超級納悶今年為何找不到演講的場地
以往都是在展場邊邊
打電話去今年承辦的富邦藝術基金會詢問才知道
設計論壇在果酒禮堂2F(現稱中2館)
看來經驗是相當不可靠的
今年設計師週的主題是
“WISH:a view for the future”
從今天的設計看明日的生活
在這些展出的作品中
有的幽默賦予材質新意
有的顛覆固有的使用習慣
有的從傳統產品中發展出創新
有的從文化中思考加值出路
有的將環境永續融入日常生活
真的很感謝這麼多設計師將創作與大家分享
幾年的展覽下來有個感覺:
更好的名稱會不會是“台灣產品設計師週”?
由於其他設計領域的缺席
讓人不禁有更高的期待:
有一天
台灣的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廣告設計、動畫設計、服裝設計......
都能有自己的設計師週
相信以台灣豐沛的人才與設計能量
絕對不是空想
再過不久就是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展了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