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怎麼覺得上次好像才剛結束
這麼快已經一年了嗎?
09年的設計師週感覺還記憶猶新呢!
今年的台灣設計師週一樣是在華山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名字好長啊...)
主視覺一樣是由李根在設計師負責

閒來無事的我決定再去瞧瞧
畢竟國外的設計師週無緣去欣賞
臺灣的看看也不錯


廠房之間的空間變成一個品茶的地方
多了不少植物
好像是熱帶雨林一樣
綠綠的一片真是舒服


看看人潮好像不少
不過沒有到擁擠的程度
逛起來還蠻舒服的


我到的時間剛好趕上一場論壇
結果發現今年改由富邦講堂主辦
要事先上網報名
現場只能排候補
好在最後還是有等到位子


這場的主題是當代歐洲金工設計
主講人是Jeannette Jansen、陳郁君
她們是《In Stock國際當代金工展》的策展人
此展之前曾於荷蘭阿姆斯特丹與德國慕尼黑展出
現在則被帶來「加工廠Fabrik」
http://blog.roodo.com/fabrik
(這是一家專門進口國外二手家具的店
位於台北市紹興北街31巷3號1樓)



歐洲的金工創作者長久以來都跟藝廊合作
但藝廊的經紀制度往往得五五拆帳
創作者所得必須分一半出去
於是有一些創作者開始想要跳脫這個制度
少了藝廊居中運作
展場就是藝術家開設的遊擊店
於是展場以類似五金行或雜貨店的形式出現
顛覆了一般人對於金工作品那種高不可攀的印象


來自荷蘭的Jeannette Jansen


聽完論壇就去逛展場
接下來是華碩的設計師們的團隊作品
充滿各種奇想


你累了嗎?
只要來這個自動販賣機
缺什麼補什麼
設計能量迅速補充


還有usb
原來不是人吃的
是用來補電腦的
電腦也要吃乖乖
才會順暢運作不鬧脾氣


筆電造型的燈
在周圍較暗的的時候
螢幕有時的確是扮演了類似燈的角色
就像1999年921地震停電時
大夥用手機微弱的光充作手電筒
順利從男一舍疏散到操場
此時手機的功能突然轉換了

以前易利信曾經出過耐摔、防水、鈴聲超大的鯊魚機
用起來真是不亦樂乎
唯一的缺點大概就是體積稍嫌大了一點
或許以後會有人做出求生用的手機
附有強力LED手電筒、
或是防狼警報器、噴霧之類的
不過既然是未來
那麼乾脆附個雷射光
直接把壞人劈開好了
只是使用上要注意
避免衝動的時候一不小心把老闆劈開
好吧 我又想太多了


用一些小電子零件做的車站模型
還要透過窄窄的一個區塊去欣賞
有在窺視的感覺
也提高了觀者的好奇心


雜誌造型的包包
有些場合不能明目張膽的帶著龐大的包袱落跑
有了這樣的包包
就可以假裝只是要帶本雜誌去廁所享用


各式各樣的燈飾




山寨也是一種創意的來源
重點是要從中kuso出屬於自己的東西


用紗窗代替隔牆
有分界的作用又多了穿透感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建築有窗花
但是在現代生活中的鐵窗造型可曾留意過呢?


設計者在台北市的住宅做田野調查
做成一本像色票一樣的鐵窗窗花集


這雙高跟鞋鞋跟的造型是晶亮的紅唇
鞋印就是留在地上的連鎖吻痕




這張桌子乍看之下就是接受度頗高的原木餐桌
似乎並無特殊之處
然而這可是有暗藏玄機的


看看桌子底下
其實是堅固的金屬結構
過去被教導當地震時要躲在桌子下
不過一般的桌面不見得能夠撐住斷垣殘壁
用磁鐵吸附在桌子下的是急救組
也許桌腳也可以放一些水或是乾糧
讓餐桌下成為家中安全的避難空間


一般書擋不論設計的如何似乎都有些礙眼
不如就還給書本原來的面貌吧
有書擋固定的功效
卻沒有一般書擋的突兀
真的是很不錯的設計


只剩骨架的燈罩
發光的也不是中心的一顆燈泡
有燈的原型卻已經跳脫原來燈的模式


古人以月的陰晴圓缺、方位升降來辨別日期時間
現代人還是需要鐘啦
有了這個 在家就能賞月
家裡燈沒開一片黑暗的時候
看著它
應該就有吃柚子和月餅的fu了吧?


這個熨斗裡面不含任何電子零件
使用前只要放進微波爐加熱即可


削鉛筆器的造型是一段樹幹
鉛筆削下的木屑
彷彿是在砍樹一般
對手邊不起眼的文具更多了愛惜之情


雖然電風扇有鐵網保護
但家中有小孩的家庭還是會擔心那過大的孔隙
藺草編織的電扇網套不但增加使用的安全
吹電扇時還會有淡淡的天然草香


這攤人多我沒仔細看
這個有紙鶴的造型
好像是訃聞


中午了
必須出來覓食
這家店卻說已經超過他們的供餐時間
也好 反正也超過我的預算


轉往市集中的餐車
這裡有賣Bagel
填肚子沒問題


下午場的論壇是瑞典設計師Petter Redel跟李俊明的對談
主題是「極地之光‧瑞典的綠色思維」
有點可惜的是上午場時單槍出了問題
下午換了一台亮度不足的小單槍
暗部細節完全出不來
看不出個所以然
加上可能是講建築的部分有點高深
或是翻譯的關係
還是這位老兄有點嚴肅
就是講自己做的東西
沒有提到什麼瑞典
對綠色思維也沒有太多著墨
我撐了一個多小時
最後還是坐不住
提早撤退了


舊建築拆下的玻璃窗
依然充滿韻味
是再利用的好素材


看出端倪了嗎?
這是舊車燈改造的喔


喔 這張椅子我超愛的
不知道好不好坐就是了


書本改造成的像框
有創意 不過會心疼


巨大的遮陽帽
應該是椅子吧


很有味道的燈飾


頗有趣的碗
兩個獨立的個體有了交集


有不同樣式桌腳的圓桌


辦桌用的圓桌造型和餐具組成的時鐘


表情有點欠打的公仔


嗯 雖然漂亮
覺得跟蜘蛛好像有異曲同工之妙




簡單的金屬管組成
現代雕塑一般
可以掛包包等雜物


換個角度


當衣架用


猜猜看這張椅子的材質是什麼?
看起來以為是軟的吧?
其實是硬梆梆的金屬喔


如果有個適合的空間
這個燈算是蠻吸睛的


應該是茶几
線條是它的特色
放在空間中視線也會是穿透的


玻璃也有更多可能性


這個攤位的隔牆像是模型玩具零件的造型


宛如桌上雕塑的檯燈


造型特殊的燈飾


支撐垃圾袋的架子也有美觀的權利


令人流口水的K chair


在展場外的創意市集遇見《取決設計》阿Jue兄的攤位
今年又有好玩的作品了
我看上這兩款杯墊
居然是人孔蓋的造型
莫名其妙整個超合我的口味


這是方的
我們的街頭上的確處處是坑坑疤疤的馬路和不平整的人孔蓋
臺灣的特色是什麼?
除了日月潭、阿里山和檳榔辣妹之外還有什麼?


這是圓的

這是放上杯子的感覺
阿Jue兄的店“蔣堂”設在中正紀念堂
賣的是以台灣特色紀念品為主
顧客群多是外國觀光客
這組杯墊阿兜仔喜不喜歡我不知道
不過我覺得超有創意
設計能讓生活更美好
小小的杯墊因為它的有趣
一成不變的日子便能多些驚喜和話題
正是展現了設計的力量



綜觀今年的台灣設計師週
不知是小弟胃口被養大
還是主辦者想走的是精緻小巧路線
總覺得講好聽是意猶未盡
講實在就是好像有點少、還想看到更多
畢竟台灣設計界應該還有很多是沒有參與其中
今年的展場光是《如果兒童劇團》就佔去一大塊
華山的廠房應該還有許多是沒有被應用到的
就一個付費觀賞的展覽來講
我覺得應該可以更豐富

很高興台灣也能有設計師週
也很盼望她可以愈來愈好
畢竟這是民間自發的活動
真的是得來不易
期待未來規模愈來愈大
那些擠不進設計師週的年輕設計師
甚至能有許多會外展的空間
「海不辭水 故能成其大」
假以時日
能納百川的設計師週
或許也能成為亞洲的設計盛事
成為外國人認識台灣設計的窗口!



今天是911九週年
展期還有最後兩天
大家一起用愛與設計促進世界和平吧~



2010台灣設計師週
9/3~9/12
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
票價:180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tctcc 的頭像
    gtctcc

    我的戰鬥人生

    gtct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