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圖:展出的海報作品
中圖:紐約藝術指導協會 Doug Jaeger主席
下圖:大合照

左起: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 李新富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視覺設計系 劉建成助理教授、
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 楊勝雄理事長(台師大博班生)、
台灣藝術大學視傳系 張國治副教授(台師大美術系校友)、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施令紅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 郭義雄校長、
紐約藝術指導協會 Doug Jaeger主席、
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 林磐聳主任、
中國科大視傳系 陳世倫系主任(台師大博班生)、
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 李根在客座教授(台師大設研所校友)、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 陳進東理事長、?



很久沒有新文章
並不是我在偷懶
而是在弄大綱口試的事
總之是過了關
網誌荒廢多日
每天仍然有人來捧場
看了一下“誰來我家”
好像有不少是賣情趣用品的
還真有文藝氣息的業者(??)
積了不少活動沒寫
先把這個應該是11月初的寫一寫啦
逐字稿重出江湖
展覽作品看下一篇囉~



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 楊勝雄理事長蒞臨致詞


中華平面設計協會陳進東理事長致詞


林磐聳主任與Doug Jaeger主席合影


Doug Jaeger與施老師


藝術指導碩二的學弟妹(一般生)
超搞笑的一班
沒事去看看他們班網心情會很好
banner不時會更新




現場座無虛席
很多人甚至是坐在中央走道、或是站在周圍



    歡迎大家!有從紐約來的嗎?看到有人站著聽感覺真好。這位是我們的口譯,他會幫助我們聽懂彼此。我是紐約藝術指導協會的主席,也是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也是一家公司的主委,主要是協助弱勢族群。我要感謝邀請我來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尤其是林磐聳主任、還有台藝大的李根在客座教授。我今天首先要談我是誰,第二個會談談紐約藝術指導協會,第三會談我之前的一些作品。

 
   
我現在擔任紐約藝術指導協會的主席,我33歲的時候就獲選為主席。這是史無前例的,因為過去所選的主席幾乎都是50歲以上。所以當被選為主席時,我還蠻意外的。但我想協會主要是看重我網路科技方面的長才,因為現在是網路的時代。我在24歲的時候擔任美國最有名廣告公司的合夥人,25歲的時候跳槽到另一間非常知名的廣告公司,在那裡有幸可以領導一群非常有創意的人,並為公司帶來一千萬的收入。28歲的時候決定自創公司,因為我不想再為其他人工作了。在33歲的時候我獲選為紐約藝術指導協會的主席。當我20歲時,還是藝術大學的學生,主修藝術和電腦科技,可能在座很多人都還沒有出生。我想要模擬蜜蜂的飛行,因為未來可能人們無法看見活生生的蜜蜂。


   
這個作品是為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所做的,我要給各位看一個影片。這些作品是MoMA裡的常設展品,但是等一下你們會看到這些作品不是在博物館裡,而是在非常骯髒的地鐵站。當時是希望住在曼哈頓以外的人,可以因為看了他們的廣告然後來加入MoMA的會員,所以請我們來為他們做一個有創意的廣告。我們把作品在美術館中的狀況複製到地鐵站,也設置一些標語,告訴大家我們正在佈置藝術品。我們也在地鐵站發放一些手冊,比地鐵站原來的手冊還棒。我們也在展品旁邊標了價,這是模擬畫面,民眾看了廣告回去也可以上網,最終目的是希望他們成為MoMA的會員。


   
我們也在地鐵站提供導覽,把MoMA的導覽人員帶到地鐵站做實際的導覽。也藉由公用電話做語音的導覽。在地面上我們會有工作人員發放手冊及地圖,在地圖中會有一張票是讓他們可以真的到MoMA去參觀。聽的懂嗎?聽的懂就要有些反應喔!這是當初在跟MoMA提案的圖,第一張是大家可以藉由簡訊知道展品的消息,不過後來沒有做,因為太花錢了。第二張是警衛,他們的工作是要守衛MoMA的展品,這對地鐵站的人來說是很不尋常的舉動。第三張剛剛講過,就是我們會發放傳單與地圖。最後一張是我們最在畫作旁邊標價,並說加入會員需要多少費用。當我們在提案時,還不知道會在哪個地鐵站進行這個工作,目的只是要接觸更廣大的民眾,所以我們來看地圖。


   
A
點是MoMA的所在地,中間是我的公寓,這附近是創意人出沒的地方,不過這裡的地鐵站比較小、而且價格昂貴。所以我們後來決定在B,就是亞特蘭大站,這是所有地鐵都會到的轉運點,而且價格非常便宜,所以我們就簽了合約。用地鐵站的實景去模擬廣告完成的樣子就是這樣。提案就是要讓客戶知道我們會做些什麼,這是後來完工的樣子。那裡的人不知道什麼是MoMA,他們以為是“媽媽”。我們也跟做筆記本的公司合作,做一些筆記本和宣傳的小冊子。這些都是跟MoMA的創意總監討論,在過程中常常在拔河,整個過程都是用地鐵站的3D模擬來規劃。我們也有網站,讓人們可以拍照,然後把他們的照片放上flickr跟大家分享,這是非常互動的方式。紐約雜誌有一個專欄來評價藝術品,他們非常喜歡我們為MoMA做的這個案子。


   
在紐約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接觸這些有創意的人,所以我們在尋找這些平面或廣告設計長才的時候,應該創造一個環境讓這些人可以交流。所以我創辦了一系列的活動,你要努力工作也要用力玩。我們受MoMA之邀辦了一個派對,這就是派對主題,關掉你的手機,但我們把所有的母音拿起來,就變成了它的標誌。這個派對的主題是我們想像了一個疾病的發生,最重要的是找出症狀和病因。大家知道這是一個好玩的活動,我們在網路上放了一段影片來引起大家對這個活動的興趣。主要是說你的手機會引起致死的疾病,你不來這派對就會死掉。


   
這是一位藝術總監拿著這隻手機在世界巡迴展出,我們要教導民眾如何避免這疾病。現在大家知道要如何防止手機中樞神經病毒的蔓延。我們要做一個實驗,就是你參加這派對時手機不能在身邊,看看當手機被拿走時你的反應會如何?這是在SARS發生之後、H1N1發生之前。這是我們的宣傳海報,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母音都不見了。這邊是要放手機的地方的設計圖。民眾參加大型活動時,寄物時可能要花上七分鐘來排隊,所以我們會放這支影片,教導大家如何迅速的完成。因為要將昂貴的手機交出來大家可能不太願意,所以我們要用影片來讓大家的動作變的很迅速。

 
  
這是在兩天半之內做出來的,這是我最喜歡的部份。這是發牌子讓大家在派對結束後,知道從哪裡取回自己的手機,所以非常方便。接下來播放的影片是當天派對的盛況。我們用電腦系統傳簡訊給每一支手機,如果你看到這個留言,表示你沒有乖乖的把心放在這邊喔!你可能會得到重度的疾病。這是我24歲的時候在一家廣告公司的作品,因為客戶希望人們買更大的鑽石,所以我們設了一個網站,讓女孩子可以上網去設計自己的鑽戒。這廣告的反應很好,大家都上網去看這網站在做什麼,導致伺服器當掉了6次。


   
一個設計師的任務就是讓世界變的更好,我在一家廣告公司服務時,有個機會為無國界醫師組織來做宣傳海報。無國界醫師組織的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的戰亂國家難民營去服務。我們在洛杉磯和紐約都設立了難民收容所,讓大家知道難民營的情況是什麼,讓人們捐獻給無國界醫師組織。這是網路上的互動,可以讓人們知道訊息。這個廣告在很多協會都得到獎,但是在藝術指導協會卻只有稱讚跟慰問。這個廣告的效果非常好,因為沒花一毛錢就讓很多人知道當地的狀況。這個片子看起來很好笑,可是它背後的意義很嚴肅。


   
這個是一個搖滾樂團的主唱,辦了一個選拔的比賽,這是他巡迴演出搭乘的巴士,另兩部巴士則載滿了女性的參賽者。這是跟一個公司合作,他們提供技術的支援。我們為了要做成3D,跟巴士公司要了平面圖。製作這個影片的是一個巴西人,他秀給他的小孩看。我們問他你為什麼要給小孩看這個?他說我的小孩不懂,他只看到巴士在動來動去。我25歲開始有人邀我去當評審,我可以評審世界各地的傑出作品,包括廣告、平面、插畫、攝影、互動媒體。

  
   
紐約藝術指導協會舉辦設計競賽、展覽、演講,設計師交流,有自己的圖書館,一些設計的書籍,提供給高中、大學生的教育活動。我們要討論它的歷史、標誌還有成立的宗旨,獎項、為學生辦的活動、巡迴展。1920年代美國禁止買賣和喝酒,所以很多人就辦了私人的俱樂部來達到這個目的。當時大家認識藝術的價值,但對於廣告還沒有那麼深的了解,所以創辦人就說我們何不辦一個這樣子的協會,讓大家來欣賞廣告藝術。他是一個企業家也是發明家。



待續







台師大博班倪大師、林磐聳教授、博班雪娥學姐


以上演講內容版權屬原講者所有

本文影像紀錄:動態活動/ 倪大師、靜態展覽/ gtctc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tctcc 的頭像
    gtctcc

    我的戰鬥人生

    gtct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