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韓國首爾市立大學教授──金炅均先生
和 日本JAGDA會長──勝井三雄先生
亞洲設計聯盟籌備會議這應該是第二次吧
上次福田還在世呢...
今天可能是場地的關係
並沒有開放民眾參加
不過實在不想錯過親炙大師風采的機會
所以就假扮成工作人員混進去了
刻意穿了一件黑T恤
(工作人員的T恤都是黑的)
而且當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
孩兒不孝啊~
金炅均先生介紹的內容
跟前一天在課堂上講的是雷同的
但透過不同的翻譯方式還是有新的收穫
不過臨時要我幫忙影印資料
文創中心的影印機跟我習慣用的很不一樣
看起來很先進
不過用起來很ox
害我搞的滿頭大汗
好險有豆子學姊解圍
金先生大概會覺得
“僅僅要你印兩張,究竟印到哪裡去了?”
東京字體設計協會 理事長──淺葉克己先生
韓國成均館大學校 藝術學部教授──白金男先生
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 院長──靳埭強先生
前ICOGRADA 副主席──韓秉華先生
澳門設計師協會 理事長──馮文偉先生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張光民 執行長
台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系──林文彥 系主任
前面是在介紹各國貴賓
我到會場的時候居然已經開始了
會議異常的準時
還好啦...大概只是錯過兩位來賓的介紹吧~
以下就從我開始錄音的部份來做記錄:
聳:
......我們帶了30個老師跟研究生要去跟他們做交流參訪。來自韓國首爾,負責籌備的亞洲
創意學院的金炅均教授,光州有藝術雙年展、光州設計雙年展,光州未來的定位是亞洲文化交
流城市,就是金教授在大力推動,他今天也想跟大家來分享。再來是來自香港的韓秉華、韓先
生,韓秉華先生本身過去是擔任Icograda的副會長,所以這幾年在Icograda的活動在華人地
區、尤其是台灣的推動不遺餘力,所以我們感謝韓秉華先生這次再來跟我們指導。此外最重要
的我們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跟台灣的幾個設計社團協會能夠互動。
左:黃瀅權理事長 右:陳進東理事長
台灣目前有4個專業的設計協會加入Icograda的組織,第一位我們來看,是中華平面設計協會
的陳進東理事長。這次的活動我們請陳理事長參與承辦,未來我們希望每一次這樣的活動由台
灣的一個協會承辦,這樣經驗就能交流,不要每次都找這個老賊,希望將來這些年輕的就要來
承接這樣的事情。再來就是來自高雄的廣告創意協會黃瀅權、黃理事長,各位來台北交流很多,
像靳叔就到處都走過,我們也很希望未來有機會到南部。就像韓國的釜山一樣也是很熱情的,
高雄更是熱情,所以希望各位來高雄。抱歉還有兩位理事長,是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的楊理
事長,跟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的林理事長還沒有到。
我想應該是會馬上來,因為原來是預計10點開始,那因為這次有幾位都想報告,怕時間會比較
趕。針對亞洲設計聯盟我想跟各位介紹一下,這是一個還沒有正式成型的組織,也不一定都從
台北來舉辦。而是福田繁雄先生、白金男先生我們過去常常一起參與國際的會議,就想有沒有
什麼辦法把亞洲的力量互相支援交流,因此在去年辦了第一次籌備會議。這次我們寫的還是籌
備會議,這聯盟會不會成形我不知道,不過至少三個月大家見一次面,見面以後,哪一個國家、
哪一個地區、哪一個城市有什麼設計活動,大家就在一起。我們很希望藉由這一次次的交流,
可以找出未來亞洲的設計往哪裡走。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用很短的時間介紹過去亞洲設計聯盟的會議。這是去年在台北召開籌備會
議的時候,台灣目前正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看到有福田繁雄先生、白金男先生、韓秉華
先生、北京的王敏、新加坡的陳大鵬教授,這是在師大的小禮堂,是一個三級古蹟、非常漂亮。
這次文化創意高峰論壇,有兩百多位人士與會。在論壇的時候各位可以看到,福田先生都還是
精神奕奕的。每年年底我們都會舉辦一個文化創意產業高峰論壇,所以歡迎各位今年12月的時
候再次前來。王敏先生介紹在北京奧運結束以後,今年北京的ICOGRADA大會要怎麼舉辦。
很可惜的福田先生在今年1月11日不幸過世,就在這個地方同樣的一個角度,當天晚上吃飯的
情形,大家在一起非常高興。我們一直希望透過這樣的會議,能夠大家一起攜手並進、共創未
來。因為我想亞洲的設計在全世界,未來應該會被看到。至於該怎麼走,其實我們也不知道,
只是透過這樣的機會跟各位分享、交流。因為今天的時間非常有限,今天的籌備會沒有非常正
式或嚴謹的規範,最主要是分享各個地區目前有沒有什麼活動要辦,希望大家支持、或是組團
來參與。例如說我們本來很希望他們來介紹今年10月在北京的ICOGRADA大會,非常可惜手續
我們都辦好了,可是後來北京不曉得為什麼不能來。
我們知道今年北京的ICOGRADA大會,對於中國的設計現代化,應該是很重要的促進作用。不
過沒有來,我們就不知道該怎麼配合,我們還是會持續來協調。像台北2011年即將辦世界設計
大會,台師大文化創意產學中心與台創有密切的合作。執行長這邊提到海報部分如何推動,我
也跟他講今年先從亞洲徵求海報,明年從全世界徵選台北2011世界設計大會的海報。我想這些
都可以一一來推動,就像澳門明年要辦設計雙年展也希望大家來支援。韓國首爾這邊即將有很
多活動,我想日本就更多。香港包括靳叔在汕頭這邊每年有很多的活動。我們每三個月會邀請
各位來台北相聚,這三個月未來有什麼活動希望大家支援,我們提供這樣的平台。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等一下是不是容許讓金炅均金教授先講,因為他等一下講完就要趕飛機
回首爾。我們是不是先讓他講完,然後看哪一位哪個地區有活動特別要跟大家分享、交流。這
個籌備會議沒有特定的程序和內容,各位如果有什麼要介紹和說明的我們都很歡迎,提供一個
平台、慢慢磨合,希望找出合作和交流的模式。金教授本身是在籌備光州的文化交流城市,這
是一個相當大的計畫,韓國的文化部用20年在支持他們,這讓我們羨慕又感動,接下來我們就
請金教授來跟我們分享。
金炅均: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直接用日文發表,由日文翻譯講成中文。這樣可能會比較節省時間,請大家
多多指教。這邊有資料麻煩請發給大家,昨天和大家交換名片,韓國現在正在籌備一個亞洲創
意學院,預備在今年九月要開始招生。我們花了三年終於拿到政府的預算補助,這個計畫我們
想要創造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學校型態。我在這個計畫中負責一個總監的工作,我想要做一
些說明。
我們這個亞洲創意學院不只有創意還包括文化、溝通、內容產業、合作交流,各種友好的行動,
我們希望遵循此原則和亞洲做更多的交流。90年前的包浩斯,可說是近代設計之父。當時是以
建築為主,包括工藝、設計等等的領域。這股風潮傳到美國後來也影響了亞洲,成為所有設計
教育的基本原型。目前亞洲各國學習設計都以包浩斯學校作為基礎。但是我們發現我們需要的
是一種亞洲的原創力,因此我們希望開設一間亞洲創意學院。目前媒材已經在混合,當然也是
文化在融合的時代。因此也可以說是超越領域和國籍的時代。因此我認為也是應該去思考,如
何去教育有志學習設計的年輕人的時代。
之前的話像印刷、出版、影像、網路、電話這些媒體,是分成不同的領域。隨著時代的演進,
上述的媒體已經慢慢融合為一體。因此我們也應該融為一體,這就是我所說的融合友好的概念。
在這些不同的領域我們可以看從下面數過來包括字體設計,我們重新以這些為基礎開始進行教
育。但是這個時代也需要聲音的設計、介面設計、說故事的能力等。因此假若我們不教給學生
綜合上述的東西,他們未來就會沒有工作。這邊包括中國、韓國、香港、台灣,希望大家一起
合作,希望透過各種交流,盡量的融為一體,創新出亞洲的原創力。在韓國有一個很大、叫做
design house,以設計為主的出版社,還包括幾個企業也答應要支持,KNG香煙、SK電信公
司、三星等企業的參與。當然最主要的預算是來自國家文化廳的撥款。
我們要教誰呢?現在我們預計要招50~110名學生,沒有任何在國籍、年齡或學歷上的限制。
主要就是看他的作品和面試,預備在今年的九月開始。一年的課程分為三個學期,一個學期三
個月然後休息一個月。因此除了9月可以入學,還包括1月和5月。至於場所在哪裡呢,這是一
個比較不一樣的嘗試,我們會利用筆記型電腦,提供軟體和一些影像的媒體。因此在校園裡學
生並沒有屬於他自己的課桌椅,可以稱之為是數位的游牧民族。可以帶著筆電到任何想上課的
地方上課。當然我們還是需要老師授課,因此學生可以前往老師的工作室,或者是到與我們合
作的大型網路設計公司交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我們要讓學生旅行,因為旅行是一種相當好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會鼓勵
學生前往日本、中國等亞洲各國,和當地的創意人才一起舉辦工作坊。因此我們認為它是一個
會飛向天空的學校。我們是超越領域、專業、國境的教學方法,要讓學生在真正的創意現場去
學習。我相信各國學設計的學生是愈來愈少了,因為根據統計,有50%的學生畢業後找不到設
計相關的工作。主要的問題是在於,我們的教育不是以創意現場為主的教育。我們的宗旨是學
生能跟整個亞洲優秀的創意人去學習,學完之後他可以在任何國家去做他的工作。
因為老師大部分都是在線上活躍的創意人,平時可能沒什麼時間,所以這是一所只有在週五到
週日上課的學校。從臺灣飛到韓國只要兩個小時,台灣的學生可以搭週五第一班飛機到韓國,
週六、週日參加完工作坊再回來。在很多學校可能要一個月的課程,我們在三天就把它結束。
剛剛提到學生人數預計是50~110人,老師人數則是100~150名左右。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設計
教育都是一個套餐,但是之後我們提供的是讓你吃到飽。另一個好處是因為這個學校的學生必
須跨國境學習,所以包括英文、中文、日文、韓文,這些語言上都會有很好的學習。但是我們
教他語言並不是由語言的老師來教,而是一些創意人。很多國立首爾大學畢業的學生,到美國
也不一定想吃漢堡。因此我們需要教學生的,是在工作現場所需要的單字跟語彙。
這是網站和部落格,用任何語言都可以請大家盡量對我們發問。在這裡也誠摯邀請各位到這個
新的學校,成為教育學生在現場進行創意學習的老師。請多指教,謝謝大家!
大家拜拜!我先去趕飛機囉~
聳:
我們謝謝金炅均教授。這個會不一定在台北,也許下次在澳門或東京、汕頭、香港,藉由這樣
的交流將需要支援的能分享。勝井三雄先生剛剛接任會長,JAGDA在亞洲設計界發揮重要的領
導地位,這次很難得勝井先生來了,我們請他來介紹一下他所準備的。
勝井三雄:
今天是我第一次出席這場合、參加這種會議,非常感謝林主任的邀請。剛才聽了金先生創新的
關於學校的提案,讓我覺得深受刺激也覺得是非常好的。身為JAGDA的會長,我認為利用網路
來增加會員的聯繫很重要,也是我之後想要推行的一個主要項目。JAGDA很榮幸在這30年的歷
史,每次都可以和每日新聞合作,今年我也很高興可以得到每日新聞設計賞的特別賞。30年前
我們是只有705個會員的協會,現在我們有兩千多個會員活躍於日本各地。平均每年會有100
位新會員加入,今後也會更加的茁壯。
今天我們除了要追悼已逝的福田前會長之外,我還希望把JAGDA近年來的工作跟各位介紹。從
中給各位一些線索,也希望聽到各位的一些建議。今年的一月九號我在日本剛好做了一個很大
型的展覽會,這就是那時候的照片。那天我們是在福田前會長的提議下,請出席的人都在這裡
照一張相。很可惜的是雖然淺葉先生也有出席,不過卻沒有在那一張相片裡面。那時候的福田
前會長都還是很有精神的樣子,實在難以想像後來會發生那麼讓人遺憾的事。這是福田先生最
後一張照片,是他去世前三天拍的。那時候在一個玻利維亞海報展裡面,大家提議要做一個福
田先生的展覽,這張作品就是那時候完成的。下方的是一位荷蘭的設計大師叫做艾薛爾,我想
大家都很清楚。
在這裡我想徵求大家的意見,我們是否在福田先生的遺照前面做一下默禱?謝謝大家的配合。
現在我開始介紹這30年間,JAGDA做了哪些事。因為JAGDA每年都會有新會員加入,我們一方
面可以期待會員的新陳代謝,另一方面也可以期待他們有更有精力的活動。這是我們的年刊,
從1981年到現在,我們每年都在出。這些作品每年都會評選,最優秀的給予協會長獎,這是
今年比賽的情況。這是2008年協會比賽的展覽。還有JAGDA特別重視的一個項目就是,限定40
歲以下的新人獎,每年有2~3個名額。我們總共頒發了八、九十位新人獎,這些人現在都活躍
於平面設計界的最尖端。譬如說89年的新人獎,經過這幾年的磨鍊他已經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
對於設計教育,JAGDA也希望盡一份心力。我們舉辦的JAGDA一日學院就是負責這個任務。我
們的會員會直接去看學生的作品、給他們建議。因為JAGDA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所以舉辦活
動的地點都不一定。東京、大阪、京都、九州都有可能。除了當地的會員會去指導之外,東京
這邊也一定會派人過去。這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活動,每年都得到很多支持。這就是俗稱的
JAGDA教科書,5本成為一套,包括各種分野,包括平面設計、電腦設計、廣告設計、插畫設
計等等,這是我們收集JAGDA會員的作品和文章,交由出版社作發行。JAGDA教科書會拿去給
一些大專院校或專門學校使用。
JAGDA還有一個任務,是到日本各地跟傳統產業的業者開會。想辦法用設計的力量,讓傳統產
業有一些復甦。包括米啊、酒啊、醬油這些地方的傳統產業,都曾是我們合作的對象。這是
JAGDA在沖繩大會的紀念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淺葉先生也在裡面,他好像總是這副裝扮,今天
也是這樣。這是JAGDA網路上的首頁,在這上面會提供一些會員資料、消息,可以提供大家彼
此勉勵之外也可以競爭。JAGDA也一直很希望能跟世界接軌,所以剛剛金先生所提案的亞洲設
計學院,希望我們能盡一份心力。
對於我們創意人來講,著作權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JAGDA也正視這個問題,出版了一些
關於著作權的書籍。我們也一直在思考,怎樣讓社會知道設計的存在。其中一項就是我們以世
界遺產為題,製作了各式各樣的海報,在日本全國各地展覽。我們的主題還包括:水、
和平......。我們每年都在辦這樣的展覽會。從1983年開始我們就一直以廣島為主題,每年
都會製作跟廣島相關的海報,在當地作展覽。今年我們預定由淺葉先生來製作海報,希望大家
拭目以待。
2003年我們在名古屋曾經舉辦過一次展覽會,相信大家也有參加,今天藉這個場合向大家表達
感謝之意。每年會有一些年輕的參賽者來到日本參加JAGDA舉辦的活動,這是研討會。前年有
一個新的據點完成了,這是新的建築。Tokyo Midtown的52樓有一個design hub,是JAGDA
一個新的場所。Midtown是在東京的六本木,JAGDA的會員都希望在那個地區跟大家有更多的
交流,所以我們也參與了很多大型的活動。包括我們設計的六本木的logo,那就是會員的作品。
燈光設計是另一個設計師的作品。像這樣的工作我們期待它成為一種很好的示範,希望我們每
個會員都跟自己居住的區域產生關聯。把自己的精力發揮在地方上來做經營。
這是我們從往年的一些作品,特別挑選出來,在這個新的地方做的第一次的海報展覽。剛剛提
到回饋地方的代表性工作,我們在港區聚集了一些小孩,希望小孩能重新去體驗日常生活使用
的紙張。日本郵局民營化的時候我們跟郵政部門做了交流,設計了海報辦的展覽。去年五月我
們辦的一個展覽,主題是「一」,因為是慶祝一個全新的開始。這是JAGDA的辦公室,我相信
也有很多人曾經來過。因為是在很容易找到的中心,我希望各位也可以不要客氣來這裡看一看。
我的報告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我想補充一下,中國、韓國、香港、澳門、台灣,大家都同樣
使用漢字。再這中間有什麼是一樣的、有什麼是不一樣的?說不定我們能藉這個機會有一個認
識,有一個重新的思考。這是我在這次會議中得到的感想,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想想看。
聳:
謝謝勝井三雄先生,謝謝這次編輯這個資料,我們會繼續來做平台的工作。關於漢字的部分我
想做個補充,昨天感謝各位接受採訪,那個題目有一個小標題,叫做藝中求同。透過不同的藝
術形式,來探討彼此差異,也找到可以共同交流的東西。昨天跟文建會的主委談了以後,覺得
我們應該可以長期來做。所以未來可能我們會在這個部份繼續來努力,請各位繼續幫忙。白金
男教授準備的非常豐富,他說前面誰先講,剩下的時間再給他就好了。我知道澳門這邊馬上有
一些活動可以跟大家來交流,剛剛JAGDA用1,澳門有一個10的概念。
我們這個文創中心成立到現在也才一年,學校賦予我們任務做文化創意推廣跟交流的工作,我
們經手的大概都是政府的計畫,跟社團配合的很好。補充介紹,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的楊勝
雄理事長,台灣海報設計協會的前理事長──陳永基。
楊勝雄理事長
陳永基前理事長
會議情形
地點在台師大文創中心
待續~
紀錄:gtctcc
演講圖文版權屬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