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8/12/08
聳哥帶著我們到位於高雄湖內的東方技術學院
參觀福田繁雄的設計藝術館
並做了一場演說
在場的有三個學校的學生:
台南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前台南女子技術學院)
東方技術學院的文化創意設計研究所
以及台灣師大美研所在職班藝術指導組
以下是當天的實況:(圖文紀錄/gtctcc)









聳:
東方有很好的資產,就是福田繁雄的設計藝術館,其他學校都沒有所以他們很羨慕,
你們就很大方的給他們看,今天我帶兩個學校來請教、學習。這裡面陳先生是跟我認
識20多年的老朋友,我也沒想到他退休以後還這麼用功,真是讓人感動。我簡單先介
紹一下,右邊是台師大美術研究所藝術指導組,他們都是在職的同學。基本上你們看
白頭髮、留鬍子的那種都是很資深的,他們幾位大都是在國內有開設計公司。包括王
炳南在上海都還有設計公司,他們是從台北來的。另外這邊他們是台南科技大學,就
是以前的女子技術學院,他們的應用設計研究所。中間這幾位我就不認識,不過我跟
東方的淵源也很久,這幾年從福田先生最早來台灣開始,雖然沒有在這邊教書,但每
年很多的活動都會來。今天很高興跟大家見面認識,這是很難得的機會。這兩班都是
我正在上課的研究生,各位很幸運,學校有許多國際交流,包括福田、中島安貴輝他
們前兩個禮拜才來這邊辦活動,我也有來。更重要的是在台灣能有一個這樣的藝術設
計館,能夠珍藏這些作品。不要說台灣啦,日本那邊也不見得有這麼多,除了他家以
外。各位能來這邊看到真跡,這是很難得的。教學資源應該不只是侷限於一個學校,
教育終究還是希望把台灣的人才養成。早上我來的時候想到還是應該給校長打個電話
,免的他來的時候把我們趕出去。我今天也準備了一個簡單的教材,談我跟福田認識
這麼久以來,東方的同學可能有聽過上一次我介紹他。因為只是引言,所以時間很短
。我想利用這個機會給各位多介紹。在台師大我敎的課叫做「設計專題研究」,他們
做了一個叫「向大師致敬」;在台南開的課叫「設計思潮研究」,做的是「向包浩斯
致敬」。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回到對一個設計師,或是設計流派的了解。今天講福田,
東方的學生是最熟悉,台灣設計師也不陌生。在座即使不是平面設計的專業,福田的
作品是跨界,不見得是傳統平面印刷設計。大家一進來就可以看到大樓外的紀念雕塑
,他有很多概念值得大家參考。我看各班班長來主持一下好了。

我:
自從老師說要來參觀東方福田館,我就非常期待,從上禮拜興奮到現在。就把我的攝
影器材全部拿來裝備檢查一番,還特別為了這次的參觀去買了一支錄音筆,大家不嫌
棄的話可以上網看,有我們師大藝術指導組在職班每一次上課的紀錄。等一下希望可
以跟大家交流學習一下,貴校怎麼會有這個魄力去把大師的作品全部蒐集回來,變成
說在台灣你要看福田的東西,很抱歉,那就只能來這邊看,雖然高鐵也沒有到湖內,
但是我們就是會千里迢迢的,抱著很期待的心情來到這裡。我相信等一下應該會有很
多的收穫,也非常羨慕貴校的學生有這樣豐厚的資源。我很好奇學校為何能如此大手
筆的投資,為什麼我們學校沒有?

聳:
這裡面有一個很資深的設計師叫王炳南,台視的CI就是他設計的,你們用的很多郵票
和包裝都是他做的。



南:
東方以前我也常來,只是來的時候還沒有這個館,我們現在是台師大美研所二年級,
林老師是我們的指導老師。老師說這邊有個福田的館,我就想說一定要請假來看。老師一
直講說要向物學習、向書學習、向人學習,福田我是見過幾次,但都是在公開場合,
很少機會去互動跟深入。從他的一些資料我覺得很有趣,如果能來看千把張的海報,
把分散在各類書籍裡的作品都瀏覽一次,這是我很想來的目的。今天我們從台北來跟
各位結緣,謝謝!

聳:
這位陳銘福在國內很多的包裝,尤其是地方的特產做了很多。



福:
在cosco跟桐花季都有我做的商品,我從事設計十幾快二十年了,也一路在學習。我
覺得來台師大上這個課,對我們這種在社會上工作很久的人也是一種沉澱,也是在跟
人、事、物學習。像今天禮拜一,公司是最忙的,聽說要來這個館,全班就這樣一大
早到高鐵搭車一起下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我也很想拭目以待等一下會有
什麼很好的火花出現。

聳:
這位施麗女匀,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現任秘書長,以前在宏碁電腦的CI部門做了很久。



女匀:
大家好!今天除了來仰幕大師的大作之外,也很想聽聽林老師完整的講福田。我在宏
碁待蠻久的,經歷從multitec轉換成宏碁品牌的過程,所以有跟大家比較不同的經
驗,是在企業裡面。我現在是中華平面設計協會的祕書長,歡迎各位有興趣來參加我
們中華平面設計協會,需要報名表可以去我們網站上登錄。



聳:
福田大家很熟,台南上設計思潮研究就很清楚,每個流派都會有領導人物,例如美術
工藝運動的威廉莫里斯、包浩斯的葛羅佩斯,這些人一定有他的設計思想。上次來東
方幫福田引言,我就用知行合一來談他。除了東方最幸運,他直接來上課,兩個學校
都沒有。沒有也沒關係,因為他12/26會來台北,27在我們那邊開會,如果台南的同
學有興趣,高雄的同學也都歡迎換來台北。福田是1932年出生,他70歲那年的生日就
在高雄過的。所以這五、六年來他跟台灣的互動特別多。他在東京藝大,本來念的叫
美術學部-圖案科,第二年科名就改為設計。原來在味之素公司上班。



最有名的是他做大阪萬國博覽會的主題海報,1971年札幌冬季奧運那些運動符號的指
標都是他做的。之後陸續得了很多獎,多為海報類。其中他最引以為傲的是1920年成
立的美國紐約ADC,東京是1952年成立。他們裡面都設一個名人堂,就跟棒球一樣。
就代表這個設計家或廣告從業人員,在設計領域已經是世界公認的名人。1987年入選
美國紐約ADC,東京是在2006年。三所學校的研究所名稱都不一樣,師大叫藝術指導
組,是想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就是藝術指導。他是扮演在另外一個領域,不是做設計,
而是站在整合資源、做企劃管理的高階人才。福田現在最重要的地位,建立在他是
JAGDA-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的會長。這協會有兩千多位會員,1978年成立的設計社
團協會,也是全世界最重要以個人為主的AGI這個聯盟兩百個左右的會員之一。他也
當我們台灣海報協會的顧問,所以他常常來就是因為社團協會有互動。他當過東京藝
大的講師,這邊研究所成立以後福田開始來任教。



為什麼今天會有這三個所在這裡,因為台南應用設計研究所跟東方文化創意研究所,
都是我當教育部的委員時通過成立的所以就變成有義務。本來也不會跑來台南上課,
結果校長就講:「你都把人家生下來了...」就答應來兼個課。還好東方的校長比較
仁慈寬厚,說有空再來。我很高興台灣這些科系、研究所陸續在成立,因為設計現在
是全球最夯的行業。更重要的是這些系所成立以後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第一個-
產學實務很重要,第二個-國際視野很重要。所以這幾年來我一直很希望把這些國際
資源引進來。日本因為殖民、地緣、漢字文化、受到儒家影響,日本對台灣設計影響
深遠,過去老師大多數留日。日本有個重要的團體叫日宣美-日本宣傳美術會1957-
1970年,短短20年,卻促進日本平面設計的起步。



福田從年輕的時候跟大家坐在一起就坐這樣,從左邊的永井一正、中間的田中一光,
你看永井很憨厚表情,跟最右邊的福田相對照。我為什麼說知行合一?一個設計師的
行為舉止絕對跟他的作品是相關的。我們來看他們當年在日宣美的展覽,日本推動現
代設計最重要的幾個人,68年永井一正、田中一光、龜倉雄策、福田繁雄的作品。
1964年東京奧運是日本推動設計結構的改變,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問王炳南,他上
禮拜報告的就是這位龜倉雄策。龜倉雄策當年在東京奧運49歲,福田繁雄32歲中間
那張就是龜倉雄策所設計的LOGO,兩邊還有攝影的海報,上面系統的展開、手冊的
規範,都是19964年他們有一個這樣的結構去做的。由勝見勝帶著幾個資深的顧問,
然後一個一個團隊就出來了。把正確的事情交待給正確的人去做。日本就是因為一次
東京奧運、一次大阪萬國博覽會、1972冬季奧運,加上1975年沖繩島萬國博覽會,
四個國際大活動把這批人全部帶出來。最重要的就龜倉雄策、永井一正、田中一光、
福田繁雄這四個最具代表性。







其它當然還很多,像勝井三雄、橫尾忠則、淺業克己、青葉益輝、杉浦康平這些人
很多很多。但這四人幾乎是日本對外很重要的表徵,龜倉雄策在1978年創立這樣的
協會之後,交棒給永井一正,永井因心臟病開刀,隔兩年就交給福田繁雄,田中一
光還沒有接就過世了。日本相對父權的思想,也是天皇的概念:看不到也聽不到聲
音,駕崩以後才會交棒。他們的團體也是一樣,所以福田每次都會講:「喔!明年
又要改選了,我一定選不上...」可是每一次還是他,因為他還沒有說要下來,沒
有人敢取而代之。雖然台南沒有這一棟但也有那一棟,這是2005年福田繁雄跟永
井一正來台南。龜倉是1997年過世,田中是2001年過世。這兩位能在日本同時出
現的機會都不高,卻同時來台灣。所以那次引言我開個玩笑,說日本簡直日月無光,
因為他們設計的光芒都到台灣來了。日本只有一個社團,就是JAGDA。各位想想他的
代表份量跟重要性。台灣現在有18個設計社團協會,相對有時力量會分散,但是也相
對很有活力、可以各自分工。但是當要跟政府要資源,或者對國際要發聲時呢?就是
不同的策略思考。





這是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的簡介,是一個社團法人。從1978年成立,每年辦很多活
動。例如策劃日本的設計年、設計日,每年也許各位曾買過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的
年鑑,只要一個會員送一件就有兩千件作品的量,可以篩選。一個會員不可能只有
一件作品,所以質的提升在有量的基礎上,可以做的很好。每季出一本會報,編教
科書,其實不是真的教科書,而是召集設計專家例如基礎設計、字體設計、插畫、
電腦繪圖、海報、標誌,就協會裡此領域中最專長的,每人寫一篇、負責編兩頁。
所以每個人都會絞盡腦汁,我要把這兩頁怎麼編的好?譬如說有人就寫歐文字體,
有人寫荷文字體,有人寫中文字體,有人寫字體歷史,有人寫字體在包裝應用、在
海報的應用.....所以每一個絕對都是專家。把日本設計力量做一個凝固,日本人
就有一個自己的設計主張。他們很清楚,這本拿出來絕對是日本最堅強的陣容、最
能代表日本的設計面貌。JAGDA one day school:派遣設計師到各地辦一天的設
計活動,包括演講、交流、工作坊等。1983年開始選新人賞,每年不一定選一位。
這次設計戰國策邀請的水谷孝次,就是1984年第二屆的新人賞。還有龜倉雄策賞,
田中和永井都得過,代表平面設計界最高的榮譽。每年的年度展覽是有競賽的性質,
策畫專題展。“廣島的呼籲”因為二次大戰被投原子彈,呼籲世人重視和平。明信
片的展覽。活動包括講知識產權的問題、設計收費的標準怎麼制定,包括社會福利。





協會基本上具備工會性質、募集贊助費用、如何參與地方政經事業,用設計來振興
事業。去年有一個活動,日本郵局要改變新的CI,日本設計師協會發動他們的會員
來做郵票,這就是勝井三雄設計的。東京除六本木的規劃,還有一個midtown。青
葉益輝設計的midtown郵票。他們新辦公室就搬來這,其中一層樓叫design hub
亦即設計樞紐,可向世界發信。安藤忠雄設計的21_21就在旁邊,可說是東京文化
創意的集中地。如果能去,直接可以向物學習。日本產業設計振興會、JAGDA、九
州大學都放在這裡,可整合力量。這裡有大型的展覽空間,平常就舉辦很多活動。
針對地區性的中小企業,提昇價值。工匠追求美好品質的概念,用在地的材料,把
傳統創新、推動地方產業。先認識日本的設計界,就會對福田更有所了解。



這是JAGDA的會報,從頭到尾就在談一個紅色,在日本可以看到的紅色有什麼?各
位元旦不是放假嗎?沒事就可以出國去那邊。日本這麼多人,不是福田一人的成就,
而是整個設計界,包括政府用共同整合資源的力量。福田的知識非常淵博,看他的
作品不要只看創意。要去想背後那種隱性的思維,是精密的數理概念去推論出來的。
例如說樓上的那根圓柱,這次來他一直跟我們抱怨,他的臉好像變形了,因為那個
柱子被人家踢到,有點凹了。那是經過精密計算的。他的理念是“一笑健命”:他
的作品希望人家一看就會笑,每天保持一微笑就可以健康活命百歲。他唸的圖案科
改名設計科,我問他圖案跟設計有什麼不同?他說圖案就是一個藝術家,把它畫下
來變成範本,以後留給人家重複使用。所以我們有那種連續圖案、吉祥圖案,都做
好了人家跟著抄而已。









我問他,台灣把design翻譯叫設計,你們叫什麼?結果他們不叫設計,而是用意匠。
在日本design不等於設計,設計只是把想法現實化的一種工具而已,這就差很多了。
意匠是有概念的。比如說一個壺,我這次要從手把的部分倒水,壺嘴當手把,這是一
個創意。我要怎麼把它做出來?要畫一張圖叫設計圖。中國也是一樣,這是呂勝中的
意匠文字。我們現在不能講是文化創意意匠研究所,也不能叫應用意匠研究所,不然
可能很多人不來考。名稱是一種約定成俗的問題,那沒關係我們弄清楚就好了。“意”
在表達掌握心裡面的聲音;匠是要找一個工具技術,外面是一個盒子,金屬的東西。
金是斧頭,借音,就變成匠。所有設計的行為分成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先有想法,第
二個是找工具把它實現,也就是意跟匠。一個是追求概念性的本質問題,一個是把它
呈現出來。所以我常講說,我們要知道他在想什麼。不要只看到他在做什麼。或者你
看到他的作品,應該要再回來想、來探討、來研究他究竟在想什麼。這個比較重要。



我認為福田是一個知、行非常一致的人。你從他30幾歲的坐姿,3、4歲就喜歡隔壁
的鄰居,各位就知道。他每次都從那張講起。他喜歡到處去遊走,廣種福田。我認
為他是設計界的菩薩一樣。這是他的魯賓壺,不是看實體的,他也看虛的。就是圖
跟地的關係。同樣的東西他不會只有一個觀點,他從上面看,也從下面看。所以我
看他的作品就會一笑健命、會心一笑。圖跟地都是圖形,你可以看到黑色的跟黃色
的都是同樣的東西。紫色的是人,黃色的也是同一個人。他掌握這樣的核心概念,
所以蒙娜麗莎可以用郵票、可以用國旗,可以用所有東西來做。他認為人活著就是
要快樂,人就是要四處遊走、廣結善緣,跟很多人相處非常快樂。除了看書,今天
大家最幸運的是可以看到他的作品,更幸運的是他每個月都會來一趟。


他的家門是斜的,他常說回家的時候,就看到有小偷掉在門口的東西。小偷來偷東
西很緊張、匆忙就撞到頭,東西就掉下來,所以常會撿到很多東西。其實他的門進
去後要右轉。他們家的客廳桌子,桌面不是平的。所以他給你開水,你就很緊張要
拿著,怕打翻。因為這樣的機制讓你會更小心。他的工作室裡堆積很多作品,很多
書,當然還有很多朋友會去找他。他2002年底來台北演講,海報協會送他這個“廣
種福田”。就在他們家牆上,上面還有IBM送給他的Think,就是要有想法。為什麼
談知識跟智慧的重要?因為福田就是符合這種概念的一個人。如果有機會各位一定
要多問他問題,因為他腦筋裡的東西太多了。他桌上擺一個作品,是方椎鏡面投影
出一個浮世繪仕女的臉。這是概念很清楚經過精密計算出來的。另外也有達文西、
貝多芬。一個貝多芬就可以做出幾百個貝多芬。



這是他2003年來東方的第一次演講,匆匆已經過了5年了。他跟台灣非常友好,
2003年我找他幫東港做了一個雕塑,那個時候我還算年輕啦,有頭髮沒有鬍子。
每年我們有很多活動會一起,跟人的交流,他很喜歡唱歌,我也喜歡唱歌。有一
次他跟我講「欸!我們來出唱片」我說出什麼唱片?他說他出A片、我出B片。這
位是韓國的白金南、大陸的張武。你看他的行為舉止其實很有趣,他對學生非常
關愛。對國外的朋友也樂於分享一些觀念,上個月我們在墨西哥。他也喜歡雜耍、
變魔術。同學有沒有看過他變魔術?下一次一定要叫他變魔術,他心情就會非常
好。因為他實在變的不好,但你們一定要鼓掌。一笑健命、樂遊人生。這是達摩,
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孫悟空。福田生肖屬猴,這是他來台灣時,劉建成老師用西遊
記裡面的形象做的海報。福田最近出一本書叫「才遊記」,日文與西遊記同音。
他要跟孫悟空來比美,說從小就從這裡面學到很多,勇氣百倍、鼓舞人生。



這是2004年他在東港拍照時擺的姿勢,有時候很怕他摔倒。他出過很多書,讀
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這些書阿福都要買,下個禮拜我會問你有沒有看。這本
書在談visual trick,trick就是一種詭計或戲法,一種弔詭的東西。這是
Escher的作品,把前後柱子的關係連起來。本來Escher只是畫,福田把它做
出來。他告訴我們人往往被某些角度矇蔽,這只是一個視覺戲法而已。例如一
個像叉子的東西,兩面的燈光照射下卻是不同的東西。一邊是叉子,一邊是個
是仕女的造型。好像很複雜,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想清楚。所以我說他是個很
知性的人。



他另一本書,1984年讀賣新聞社出的。裡面有蒙娜麗莎、維納斯系列,做成筆
記本。這是用日本的花牌去做的。這是他最典型的九十度角會形成不同的東西。
問號站起來跟躺下來,其實是角度的問題。鋼琴從某個角度看是壞掉的,但是從
鏡子裡看是好的。怎麼把水平跟立體的摺曲面做出來,他的構想草圖。荷蘭的
Escher是對他影響很深的一位藝術家。這張很多人以為他這麼厲害爬到牆上,
其實他只是蹲著看而已。拍完以後把橫的畫面豎立起來,把空間轉換。本來是
畫他把它做出來,從不同角度看是不同的東西。在平面的繪畫中一眼看去似乎
沒有什麼矛盾,可是仔細看前後空間是錯置的。更重要的是福田真的把它做成
立體的。紀念Escher100周年,在1999年的時候在日本巡迴展覽。



2002年5月到廣州辦演講,走的時候學生做的作品,和他的作品最後出了一本書。
我覺得東方也可以這樣做,這本書就叫做“你好,再見”。因為他只學會這兩句
中文。現在會了,他會講“辛苦了、乾杯”。這是2002年底他來台灣總共展出
100張,這很難得。我們的設計師做的“向福田致敬”。後來他到澳門展出70張。
快樂人生、笑談人生。「才遊記」是他最新的一本書,這兩位編者把他過去的文
章集結起來。非常完整的紀錄。最近他在東京的展覽出了一本訪談錄,被這個叫
小山芳樹的作者快煩死了。連續訪問了很久很久,總算把許多東西都交代的很精
楚。薄薄一冊非常精采。這是他來台南的展覽,展完以後他覺得那張照片不滿意,
就用貼紙把它貼上來。









這是他來台灣,我的作品。用一個不倒翁,象徵福田是設計界的長青樹。還特別
點了一顆痣。這是王炳南先生的作品。為什麼用這個策略,大家看一下。左邊是
向他致敬,右邊是我們每個人選一件代表性的作品。經由這本書,福田會送到全
世界去。也就把台灣的設計師全部介紹出去了。這是劉建成老師,林俊良用線條
的作品延續性。這是柯鴻圖,林宏澤老師用社會主義的典型伸手歡迎。這是黃添
貴的作品,是用很多的動物跟鳥、人的臉。李億勳老師用福田的空間錯置。這張
很大,會看到福田繁雄的字在裡面,是吳介民的作品。為了做這個展覽,大家要
先去買畫冊向書學習,他來展覽大家就可以看到他的原作,相對的大家也做了一
批作品。這張布魯諾雙年展的金獎,強調真正的勝利就是不要打仗。所以那顆砲
彈是向著砲管。所以有人就變成魔術歡迎他,這張我覺得最有趣,是開香檳來祝
賀。



2002年他來那次人非常多,對學生也很好。在岩手縣的二戶市有福田的設計館,
每次一展就展一年。已經展了27回了,每次就做一張傳單,後面有他的作品。日
本有很多設計師,日本對私人美術館也很重視。各位很幸運,在這邊不是小小一
間,有這樣規模的作品。這封面是我與有榮焉的他在東港的作品,不過他寫成高
雄東港,明明是屏東東港。再來就是我們今天來的重點,就在樓上,福田自己設
計的logo。

我一直認為不只你們,台灣的設計師應該要來這邊好好研究,可以找到第一手的
資料,這本書裡的草圖,等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所有設計的構想。這是很難得的機
會。向書學習是所有方法裡面最快,東方這裡是向物學習最好的地方。福田以外
還有很多設計師陸續會來,大家可以從福田這邊看到一個設計師最核心的價值、
他要表達的理念,一笑健命、樂遊人生。


福田生平簡介


福田館入口處


三校大合照


福田研究室


明信片


向書學習


向物學習


明信片大小的作品


沙沙要獻吻
福哥心領了




認真端詳




展場一角






這件是立體的作品




這間是放尺寸比較小的作品和書籍












福田的雕塑


本班合影
從左至右:福哥、南哥、東方文創-徐代所長、聳哥、沙沙、瑤瑤、麗女匀、志宏、立偉、我


晚宴在海邊舉行


沙沙吃到點點魚


聳哥和東方技術學院校長


狠下心又買了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tctcc 的頭像
    gtctcc

    我的戰鬥人生

    gtct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