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篇
Kirti Trivedi:
試著不要那麼擁擠,有些地方是專門吃東西的,但我們一天只吃兩、三頓飯,剩下的時間根本沒有用到那些空間。我們弄一個空間想說客人來的時候可以坐在這邊,可是客人來的時間很少。房子裡最棒的空間你從來沒有用它,因為客人沒有來。我們的生活變得很擁擠,到處都是書、到處都是DVD,因為數位時代這些都可以去下載,這些都可以拿掉了。我們不斷問自己的問題就是:我們房間裡需要的是光線還是需要燈?你是需要涼快還是冷氣?你是希望房間有音樂還是一套播放系統呢?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想的話,就可以把全部的東西丟掉,你的房間會有很好的音樂、很好的氣氛和採光。如果你有一個茶壺可以自己煮茶,茶是煮得蠻好的,但是到底缺了多少東西是值得思考的。我們現在有很多可能性,這些是智慧型手機,有多功能,可以當成計算機、羅盤、碼表、麥克風......來用。我們生活當中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創造不同的可能性。
剛剛我們講很多亞洲國家都不坐在椅子上,直接坐在地上。其實我們人體的設計可以坐在地上,而且可以坐得蠻好的。所以在亞洲國家很多地方,像商店都可以看到,是讓人們坐在地上的。房子和空間的設計很多都是讓人坐在地上的,人們就很自然的坐下來了。這是幾千年的古蹟,大家可以看到裡面的人也是坐在地上的。這是一個佛像,一隻手是碰著地上的。手可以觸到地面被認為是一件很好的事,不要離開自然太遠。這是一個重要的姿勢,佛陀手觸地,代表跟現實生活緊緊相接。坐在地上其實是一個非常靈活、有彈性的姿勢。坐在椅子上的時候其實也無法改變甚麼姿勢。
不僅是窮人坐在地上,其實有錢人也坐在地上;皇帝、國王都坐在地上。坐在地上並不代表你很窮。即便今天在日本一些高階主管,有一些儀式在晚上進行也是坐在地上。這是一個國王在進行傳統儀式,他也是坐在地上。這個皇帝只是地上有一張毯子、背後有個墊子,他也是坐在地上。幾千年來大家都是這麼坐的。這是他們在吃早餐。這是為皇后唱歌跳舞。這是一個學校,老師坐在地上,學生也坐在地上,他們用書把自己撐著。其實那些西方人來到亞洲的時候,他們穿的是很緊的長褲。在這張圖可以看到,他們穿的不一樣。這是英國人,當時英國還沒有統治印度,所有人都坐得很舒服,只有他因為褲子太緊坐得很不舒服。他們統治印度後就有專門的椅子給他們坐。
坐下來可以代表你的位階與權力,這樣坐就好像你非常有權力,如果坐在椅子上就沒有辦法表現的這麼有力。國王坐下來。坐下來好像更靈活更有彈性,看起來更有威嚴。坐法有很多,可以半坐半躺臥很多不同姿勢。西方統治亞洲試圖說服我們坐在地上不好,但其實坐在地上更有彈性。你坐下來時不需要很多物品,不只是家裡而已,這是日本的一個劇院,大家也是坐著。在印度舉辦音樂會,成千上萬的人也坐在地上。這是另一個例子。如果我們再回到坐在地上的型態的話,會發生甚麼事呢?常常我們寄E-mail出去時底下都一行字,除非你需要否則請不要把這封E-mail印出來,這樣可以拯救一棵樹。如果回到亞洲傳統的方式,我們就坐在地上。所有的椅子和桌子都不用了,這樣可以節省多少資源?
另一個問題是全球化,現在價值觀變得單一了。這張圖片可以是全球任何一個地方,你去中國、臺灣、曼谷,你去其他國家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一樣的商店、買到一樣的東西。或許大家會覺得這跟設計好像沒有甚麼直接的關係,但是我們該怎麼過日子,這是大家心中很深的憂慮。因為身為設計師,就代表要為整個世界、地球的健康負很大的責任。到底哪一個比較好呢?全球化然後不管去哪裡都一樣,還是我們在一個更有多元文化的地方,你去墨西哥就是墨西哥的樣子,你去日本就是日本的樣子,去中國就是中國的樣子,印度就是印度的樣子。與其去哪裡都一樣,不如讓地方文化特色可以顯露出來。在中國的宜興大家知道陶器非常有名,一個地方的陶藝可以激發那麼多不同的想像。如果所有地方都可以像這樣充滿創意的話,這世界會變得多麼美好?
這三個字我們必須去思考一下:creative、creation、creator。做一個消費者與創造者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自問在每天的生活當中發揮多少了創意。大企業其實不希望它的員工太有創意,它希望大家成為消費者,這樣才能賣東西。大企業說服我們:自己是沒有辦法幫自己做決定的,所以它幫我們做決定。在一個有創意的社會裡,我們用的東西都可以分享出去,這樣就會產生源源不絕的創意。他們自己做衣服而非從商店買,不像很多企業用大工廠,一件衣服10分錢賣給不認識的消費者。他們為了家人做衣服,不管是爸爸媽媽兄弟姊妹男女朋友,所以製作時裡面是充滿愛的。因為他們認識這些要穿的人,所以可以很個人化,用手工可以做很多調整。這樣世界就變得非常多采多姿,而不是一個地方都是黑、白、灰,沒甚麼色彩變化。他們自己決定他們的珠寶要長甚麼樣子。他們不買衣服,而是買布料自己做衣服。他們做出非常漂亮的衣服,很多時尚設計師從他們那裡汲取靈感。如果這世界每個人有更多創意,會更有趣,而現在是首次能這麼做。
如果要有創意的話需要甚麼呢?只要心裡很有創意就好,不必去依賴其他東西。你可以依靠自己,去擁有不同資源,了解自己擁有甚麼財富,看到不同機會,自己組織找到管道。現在所有人都有機會過一個非常富足的人生,因為不再需要擁有書、音樂、電影。因為都有管道可以取得,這些本來必須擁有的工具都可以拿掉了。喜悅是在你的心中,實際上需要的實體物是很少的,遮風避雨的地方、穿的衣服,如此而已。現在的科技是每個人能夠負擔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其中一個是我們可以把影像投影出來,讓很多人分享不同的想法。我們可以更有效的利用太陽能,讓能源更便宜。
現在因為通訊科技的發達,設計物品時有完全不同的經驗。只要有小小的投影機就可以把很大的畫面投射出來,跟很多人一起分享。因為現在很多產品有很多功能,例如房間裡的採光、音樂、影像整合在一個螢幕中,不需要有不同商品滿足不同需求。所以就可以把實體物品移除,這些物品就是物質經濟的始作俑者。智慧型手機裡的小小影像可以透過聯結讓很多人分享,小小聲講話一樣可以讓很多人聽得到。這個人是甘地,他坐在地上,甚麼都沒有。他有的只有想法,但是就可以影響世界。個人的東西可以傳播到團體,一台電腦、一台投影機就可以做全校教學。窮人也可以享受到知識的傳遞。設計創造一個東西的時候可以是非常簡單的,但我們有整個亞洲豐富的文化可以做參考。這是實際的一幅畫,但我們在設計家裡螢幕的時候也可以做參考。我們可以讓傳統服飾的設計復興。這是印度的一個字,意思不是單一個人身心的健全,而是所有人。這是一個印度哲學家,他創作出這樣一個標語:世界的勝利。我不會說你的國家、我的國家,因為在分別彼此的時候就會產生爭端。全世界一起獲得勝利,這樣才是對的。謝謝各位!
以上內容版權屬原講者所有
圖文記錄/gtctcc
以下是墨西哥海報雙年展部份入選作品
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有不少台師大的師生獲選
恭喜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