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未來塞納 未來10年的大巴黎

ART+COM

member

Andreas Wiek

Prof. Joach im Sauter

Dirk Lusebrink

德國 卡塞爾 文件大展

威尼斯雙年展

墨西哥三年展

 

Eye-tracking

De-viewer

Linz, 1992

古典油畫

分析觀眾視線 計算眼睛座標

油畫圖像變形 30秒後恢復原圖

 

Terravision 1994

錄影 3D交互 虛實

距離 時間

衛星拍攝地球圖像

提供無縫導航 和可視化的歷史和建築數據

透過3D鼠標與其他星球 地球做互動

整合

資料視覺化

Imformation visualization

平川紀道

 

The Invisible Shape of Things Past

1995-2007

根據攝影機鏡頭運動的方式 把圖像拍攝

不斷切削成平面

 

Timescope

Berlin, 1996

利用歷史照片和影片 疊加在準確的位置上

讓民眾使用裝置時 可了解柏林當時的文化歷史

Jeffrey Shaw

香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詹嘉華 Soma Mapping

 

Window into Virtuality, 1997

虛擬汽車 可觸摸式螢幕

形狀似機器手臂

觸摸不同部分 可顯示不同訊息

 

Body Mover

Hannover, Expo 2000

多用戶的互動裝置

利用民眾身體做介質

Medial Stage An Costume Design

Munich, 2002

舞台投影幕形成剪切面狀

攝影機追蹤主角動作 即時產生互動

吻合media costumes精神

 

Grouse Experience

Scotland, 2002

威士忌委託 吉祥物松鵝

 

期中 創作概念提案

 

Museum Island Master Plan

Berlin, 2003

 

作業:

資料視覺化

舉一個作品的例子

先論述再舉例

書面及電子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tctcc 的頭像
    gtctcc

    我的戰鬥人生

    gtct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