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上而下:中央美術學院校園一景、五個論壇場地之一、第一場是呂敬人的演講
寫個北京 一個月還寫不完
說來真是有點慚愧
恨不能不要去上班
一口氣把全部寫完
只是搞到沒飯吃那也不行
寫網誌只能當消遣
不過已經進入七天旅程中的第六天
也算快接近尾聲了
這是設計產業論壇的第二天
其中一廳的首場演講是呂敬人
為了一睹大師風采
我們比昨天更早出發
呂敬人是赫赫有名的書籍裝幀大師
曾留學日本 為杉浦康平的學生
目前擔任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院客座教授
也是AGI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成員、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書籍裝幀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演講主題是“書戲”
雖然已經提前半小時到現場
不過前幾排全部坐滿了
這個場地不像昨天那個是階梯式的
即使我很努力的微微站起來
(怕會擋到後面的人)
還是會拍到前排的人頭
這時候就知道單眼有liveview (即時預覽) 的好處了
可以手舉高拍 還可以從液晶螢幕看到構圖
不用瞎拍一通
好吧 D80 念在我們已經有三年多深厚的革命情感
這些不便姑且忍耐
等到不便累積到爆表 我又存夠錢的時候......
以下是演講內容摘要:
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信
信就是人和人之間需要交流
信是人字邊加上言
交流透過對話 但對話還不夠
要把事件記錄下來 於是就創造書
書籍是時間收藏的場所 世界的文明透過書來傳遞
我在做書的時候想到小時後的遊戲:玩花繩
也就是今天的主題
如何有趣的把訊息傳遞給對方
做為設計師我們就像一個導演、也像一個演員
如何把視覺符號 藉由我們的策劃、演繹
使文本真實的、有趣的傳遞給讀者
這個時代更需要去了解讀者
人和書是進行對話的 書是人們精神交流的平台
數碼載體充斥我們身邊 帶來無窮無盡的信息
活字印刷發明後 書不再是奢侈品
現在的孩子用鍵盤代替了書法
拼音文字代替了書寫文字
這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跟香港理工大學合辦的workshop
用水在地上寫字
神、文、氣、動是漢字獨到的表達概念
寫完字就做成書
許多藝術家都用文字來做藝術創作
漢字為設計提供無窮的想像空間
我有幸為國家做古籍再造的工作
永樂大典的設計符合黃金比例
甚至也符合科學的網格設計
道和藝是感性和理性的結合
是藝術和技術的結合
李白的詩可以代表道教
在書籍中如何體現道教的飄逸之美
這也是我的追求
杜甫的詩是儒家的代表
傳達了沈鬱之美
而佛教的空靈之美
王維的詩正可展現
中國的藝術當中很多吸收了西方的規律
結合中西才是上策
就像貝聿銘的蘇州博物館
融合了傳統與現代
藝術的境界應該不只是在有形的外觀
而應該是蘊含在內涵
這是中國藝術的理想
一齣好戲不見得是劇本身
而在於演員如何去表達
中國有四大名旦
不同人演繹同一劇目時也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的設計師也是這樣
用我們不同的思想、創見和情感去演繹一部有趣的文本
梅蘭芳一生有兩個舞台
一個是戲劇舞台、一個是生活舞台
在日本學習時 跟杉浦老師學習圖表設計
去年奧運時 我也帶學生做奧運地圖
分成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
書有五感
尊重文化回歸自然
我成立了一個工坊
我的學生一定會到工廠做實習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有紙工坊
動手能為創意實現提供保障
同學和設計師透過紙張的製造
可以創作各式各樣的書籍
一本書不僅是在為它做裝飾
而是要傳遞內在
所以我鼓勵同學要自己策劃、書寫、編輯文本
一個同學實際到民工的家裡居住、生活
把見聞、過程與感受做成一本書
相當打動人 也成為清華美院收藏的第一本書
信息透過溝通達到合諧
如何正視信息、準確的傳達信息
這是我們設計師的設計責任
接下來因為我懶得換廳
於是便留下來聽David Reinfurt的演講
David Reinfurt畢業於耶魯大學藝術學院
曾在耶魯大學、皇家藝術學院擔任客座教師
目前於紐約開設一家設計工作室
也是平面設計雜誌《Dot Dot Dot》的主編
就包浩司的觀點
所有藝術與設計都該在純藝術與應用藝術間取得平衡
這是他們的工作室一景
無法繼續忍受前面的人頭
聽完想換廳
沒想到這間的空間不大
而且裡面已經不少人
保安把人都擋在門外
卻也不說清楚為何不開放入場
搞的大家火氣都很大
引起門口一陣推擠
為的是聽來自香港的設計師黃炳培演講
黃炳培又名“又一山人”
以紅白藍創作聞名
曾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台灣常見的紅白藍被他拿去當香港的特色
李英愛?
喜歡在街頭寫字的素人
無言的抗議
爛尾樓系列
也有來台灣拍飛碟屋
家具設計
還是回到階梯會議廳吧
不管內容講的如何
起碼場地是很不錯的
下一位是Ronald Shakespear
是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講座教授
曾獲許多獎項、擔任多項大獎的評審
醫院的指標設計
布宜諾斯艾利斯地鐵的指標與識別設計
地鐵的指標與識別設計
Ron Newman曾任新南威爾斯州立大學設計研究院院長、雪梨大學藝術學院系主任
現任Raffles University新加坡總部院長
中場休息時間
圖左是Icograda張東鍊前任主席
Michel de Boer是荷蘭登貝設計(Studio Dumbar) 的創意總監
也是威尼斯大學建築學院的教授
曾獲得許多大獎
登貝在荷蘭、德國都有分公司
也與北京、廣州的王序設計組成聯盟
他首先介紹為一個大學所做的設計
這是學位證書
他們正在做一個改善韓國公路指標的計畫
模擬不同韓文字體在遠方判讀的效果
模擬不同英文字體在遠方判讀的效果
改變字體的大小之外 也加深了指標的底色
改善後/改善前
David Berman除了是Icograda的副主席
也是加拿大平面設計師協會的會員、安大略平面設計師協會的主席
色盲患者難以辨別顏色
可以將紅燈的形狀改為方的
最後是提問時間
中央美院校園雕塑作品
聽這些人演講的同時
其實錯過了更多人的演講
選擇了這個 就錯過了那個
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呢?
實在是太殘忍的抉擇
人生大概就是如此
無法貪心的說我什麼都要
論壇好像很難紀錄的好
除了因為我記憶力差之外
翻譯有時候還是隔了一層
下一篇將會介紹中央美院校園內的設計展覽(除了美術館的之外)
我也不用加什麼解說
光用眼睛欣賞就夠讚了~
以上演講內容圖文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紀錄/gtctcc